*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12期内容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当前乡村教师的待遇和成长环境有所改善,但同时,一些乡村教师工作动力不足,存在职业倦怠感。
(相关资料图)
拆除乡村教师成长障碍
工资待遇低、职称晋升难、培训资源少,曾是挡在乡村教师成长路上的“三道坎”。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强师计划”“优师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颁布实施,乡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数量缺口逐步补齐,他们有了更多专业成长的机会。
一位乡村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弹琴唱歌 胡晨欢 摄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探索将乡村教师的绩效工资单列出来,交由学校按“一校一案”的方式进行考核。大坝沟小学校长许秋红说,学校根据工作量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向教学一线倾斜、向班主任倾斜,绩效优秀档次中80%的名额给一线老师,其中一半的比例为班主任老师。
有了乡村工作补贴、乡村教师补贴,乡村教师的待遇越来越好,也更能留住年轻老师。大坝沟小学现有101名教师,其中35岁以下的占20%,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超过80%。
科右前旗居力很中学校长郭堂宏说,以前乡村教师评职称比较难,有的老师到退休都评不上副高职称,现在实行双定向职称评审办法,在农村工作满25年、中级职称聘用满5年的老师可以参与副高职称评审,不占用其他老师的参评名额。据了解,目前科右前旗乡村教师中的副高职称比例已由6%提高到20%。
另外,针对乡村教师的各项培训也在不断开展。如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重点聚焦乡村,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和乡村学校校长培训。地方依托国培,形成“省、市、县、校”四级面向乡村教师的培训体系,每年轮次培训不同乡村教师,保证5年内全部乡村教师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
仍存在动力不足等问题
乡村教师的待遇和成长环境有所改善,但仍有问题值得关注。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乡村教师对教学成绩缺少期待,自觉进行教学研究的动力不足。
受访乡村学校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教育局组织教学竞赛,学校号召了几次还是报不够人数,有的老师不敢去、怕露怯,认为这些比赛是给城里老师展示的平台,有的老师则缺乏自我锻炼成长的意识,认为不评职称就不用搞教学研究,要靠学校推着才往前走。
一名县城中学的数学老师说,乡村学校的学生基础较薄弱,有的升入初中后需要先用几周巩固小学知识,才能开展初一课程教学,一些年轻教师入职后对此感到无所适从,影响职业期待。
此外,乡村学校有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学校和教师负有育人责任,既要承担“教师”角色,又要承担“父母”角色。一名乡村小学的德育副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有的学生周末回家两天就忘掉学校的规矩,染上坏习惯,乡村教师有很大一部分精力要放在课堂外的教育和引导上,“常常忙到身心俱疲”。
还有教师反映,以前乡村教师在乡镇地位较高,现在对乡村教师的尊重程度不如以前,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慧斌认为,乡村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服务人才参与乡村治理的职责没有充分发挥。调查发现,59.5%的乡村教师因村民个体需要帮助过乡民,但只有25.9%的乡村教师受邀请参加过乡村集体活动。“这表明许多地方没有通过组织化的形式充分发挥乡村教师服务乡村的作用,不利于乡村教师融入乡土、长期扎根。”高慧斌说。
给乡村教师更多“软性保障”
基层教育工作者表示,教师的成长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通过与学生、家长、学校等互动由内而外激发出发展动力,在多样的教学实践中生发出无限可能。应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发展目标、发展动力、职业认同等内在情况的关注,为乡村教师发展充实资源、纾解压力,提供更多“软性保障”。
营造积极环境,塑造乡村教师职业情怀。高慧斌建议,通过多种途径为乡村教师塑造主人翁精神。要加强师范生和乡村教师职业信念教育,激发他们心中的教育梦想,使其从思想深处树立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和公共教育服务的使命感和崇高感。
持续推进教师养成教育,为乡村教师搭建立体化成长平台。科右前旗教育局副局长张静媛建议,对乡村学校管理者、骨干教师、普通教师进行分层次、针对性培训,帮助乡村教师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消除惰性心理,突破专业发展的自我局限,特别是要引导青年乡村教师从“城市”走向“乡村”,构建适合乡村教育的知识体系。
加强家校协同育人,为乡村教师分担教学工作之外的压力。科右前旗公主陵牧场小学副校长叶继萍说,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送教上门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认知能力,畅通家校、村校沟通渠道,让家庭、村庄共同参与学生教育,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加强政策弹性,建立乡村教师向上流动的空间,促进乡村教师实现自我成长。高慧斌建议,完善县、市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发展的刚性流动政策,形成良性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起“补充+留任+流动”并存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生态。
半月谈记者:魏婧宇 / 编辑:原碧霞
责编:郭艳慧 / 校对:张子晴